日前,中央八部委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07年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通知》规定:今后国内所有网络游戏都必须安装防沉迷系统,这样,随着游戏时间的增加,网络经验值及收益值就将减少甚至不再增算,从而失去增值与收益的诱惑,那些网络游戏对玩家自然也就失去吸引力。
该系统由于只针对未成年人,以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游。这是迄今国内治理网络游戏最重要的一个举措。
网络游戏玩家最看重游戏收益(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值与虚拟物品),这也是导致玩家长时间沉迷游戏的主因。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核心内容偏偏直取要害:未成年人累计三小时内为“健康”游戏时间,三小时后的两小时为“疲劳”,此时间段游戏收益减半,若累计游戏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收益降为零。
在防沉迷系统的防范下,网瘾少年的游戏生活将大大受限;家长们甚至能查出自己孩子玩了哪些网络游戏,玩了多长时间;此前备受道德责难的游戏产业,也因此有了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保证。
不可否认,这种以软件工具手段来防止玩游戏时间过长,的确可以达到防范网游沉迷的目的。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套才起步的系统却不得不面对来自玩家群们“魔高一丈”的挑衅和质疑。一些发表在新浪游戏论坛、百度贴吧中的玩家体验,已悄然暴露了玩家们对该系统的挑衅和质疑。有玩家表示,此系统限制的只是一个账号,换了一个账号换一款游戏,另外还可以选择“私人服务器”,要么就登录国外服务器,这样防沉迷系统就限制不了。还有的玩家表示,使用“外挂”软件,同样可以帮助玩家规避防沉迷系统。在软件自动升级后,专业玩家只要利用外挂软件,更改一下设置就可以实现对防沉迷系统的破解。
显然,对于政府、学校、家长而言应清醒认识到防沉迷系统只是一个工具。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是个社会问题,不是单凭一个防沉迷系统就能完全解决的,系统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而对于网络游戏带来的问题要客观看待,一方面游戏开发商在设计上拒绝游戏中的赌博、暴力和色情因素,从源头上斩断这些诱因,还网络游戏娱乐益智的本色。同时,网络游戏运营商也要提高社会责任感,为青少年的健康上网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网络游戏沉迷产生根源和社会、家长、教育的责任缺位不无关系,因此全社会都应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要多与孩子沟通,不应只偏重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