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拥有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机会?
无可否认,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会对现有互联网巨头产生巨大的影响。
近三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以及在通信领域3G和4G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和用户数量剧增。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通信。
在2012年第二季度,Facebook的无线用户数目增加了23%,而同期的PC互联网用户数只增加了6%,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到2013年底,Facebook的无线用户将超过PC用户(当然二者有很大的重复数)。Google的情况也是类似,来自手机的流量已经占到它整体流量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目前,整个IT行业都关注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是否会取代传统的PC互联网?如果这个趋势不可阻挡,那么目前的行业格局将如何变化?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在哪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哪些公司将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若果列出当今世界上市值最大的10家互联网(如下,2012年10月5日),你会发现最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并不在这个表上:
公司 |
市值(亿美元) |
营业额(亿美元) |
|
2511 |
431 |
微软 |
2502 |
737 |
亚马逊 |
1179 |
543 |
eBay |
620 |
130 |
腾讯 |
613 |
56 |
|
448 |
43 |
雅虎+雅虎Japan |
411** |
82 |
百度 |
399 |
29 |
阿里巴巴 |
350* |
N/A |
Priceline |
315 |
48 |
注释:雅虎和雅虎日本是两家单独上市的公司,雅虎持有部分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的股份,因此市值有重复计算。
这个不在表上的最受益公司是----苹果公司。历史上甚至到今天它都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很多年里,它基本上把流量倒给Google等公司。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平板电脑和手机制造商,苹果拥有巨大的高端用户群,它的发布平台是现成的。其次,从长远来讲,它必定要从卖硬件产品往(互联网)服务方向扩展。在它新的操作系统和手机上,苹果已经将地图服务从Google的产品转到了自己的产品。
虽然这个产品的质量目前饱受质疑,但是苹果往互联网服务的方向不会因此改变。在PC互联网时代,苹果电脑只占PC市场的5%上下,没有机会成为主流的互联网公司。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了它机会。
在表中的公司里,Google、亚马逊、腾讯将会得益。
Google是最早进入3G互联网的公司,早在2006年它就在日本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它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越来越普及,它在移动互联网上占据了制高点。亚马逊有天然的优势,它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同时它拥有很多的书籍和音像内容,它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不挣钱,而在内容和服务上挣钱。腾讯无线产品占中国整个无线流量的1/3以上,它的手机浏览器和微信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Facebook、阿里巴巴、百度和Priceline得失相当或者不会受很大影响。微软、eBay和雅虎会走下坡路。
目前移动互联网上大部分收入来自游戏和少量广告,将来这些会是移动互联网主要的商业模式么?
目前我们看到的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很多集中在游戏市场,而且比较快就开始挣钱的也是这些公司。但是仅仅靠游戏和少量广告收入不足以支撑移动互联网的长期发展。目前全球电信和信息产业的产值是以万亿美元计算的,其中移动通信的市场就有1.3万亿的规模。而全球游戏市场只有6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其中一半还是游戏机硬件带来的收入。单靠游戏软件和服务每年300亿的市场规模,无法拉动一个万亿美元的行业高速发展。广告市场的规模要大一些,2012年互联网广告市场的规模大约在1200亿美元,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广告量还是非常少,效果和在线广告还无法相比。
移动互联网长期可持续地发展,需要和云计算结合,通过企业级软件和服务的革命而达成。世界上营业额最高的IT公司,除了苹果和Google,都是企业级软件和服务公司,包括IBM,微软,思科,惠普和甲骨文等。这些公司每一个都是营业额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公司,而中小型企业级软件公司更多。
但是,到目前为止移动互联网(包括移动终端)对企业级IT市场的影响力还非常小,对这部分市场的营收贡献微乎其微。
从历史上看,新的行业取代旧的行业常常需要革那些影响力最大,占GDP最高的行业的命。比如说在传媒领域,上个世纪初世界上最有钱、影响力最大的人是报业大王们,比如电影《公民凯恩》的原型赫斯特。半个世纪前,这些人和企业让位给电视行业,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最挣钱、最有影响的是美国三大电视网、CNN、默多克等。但是互联网兴起后,它们都让位于互联网了。
从报纸到互联网它们的商业模式相同,每次都是新的技术革了旧的行业的命。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类似,它需要革一个大的市场的命,这就是企业级市场。
根据欧盟的估计,仅仅是欧盟到2020年,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级市场就有1万亿美元的规模。而由于云计算的出现,很多原本在笨重的计算机上本地运行的软件和服务,都可以放到云端,而终端就可以变得很便捷,可以小型化和移动化。这些是今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当企业级软件和服务更多地依靠移动互联网而不是传统的PC互联网时,前者的重要性就超过了后者。
那么,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服务会比目前的模式优势在哪里?
这里首先是成本的优势。目前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如果租用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假定租用125台四个Qual Core CPU(四核处理器)的服务器,一年的费用大约是14万美元,这相当于在美国一个系统管理员的人工成本加上电费成本,而服务器硬件本身相当于白白使用。而如果购买同样能力的服务器,一年硬件折旧的费用将是12万到20万美元,也就是说传统企业级服务硬件成本和维护成本至少是基于云计算服务的两倍。当然,如果把企业级服务搬到云计算上,并且和移动互联网结合,需要做许多新的工作。而这些新的工作就是新的机会。
第二是方便性。在欧美和日本,企业级的IT服务几乎是无所不在,比如商场的收款机、快递公司的电子签收终端、租车公司的结账和收据打印机、各种监控系统。这些设备都可以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取代。事实上在美国很多很多百货店,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代替传统的收银机了。今后我们将看到很多企业级服务将建立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在市值最高的十大互联网公司榜单中,一多半公司在美国,一些在中国,个别在日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格局会改变吗?
我个人认为这个格局不会改变,美国将占到六七成,中国和日本将占到三四成。很多人一直有个疑问,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取代美国主导一个新技术时代。我认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我们看一下上面的公司,美国的公司,除了Priceline,都是全球性公司。而中国的公司都是地区性公司。
美国办公司的理念和中国有很大不同。美国自己国内市场增长相对缓慢,因此很多公司,不论大小,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全球市场做产品,在产品的设计和实现上这个理念贯穿始终。如果仅仅针对国内市场,很容易就遇到发展的天花板。包括好莱坞的电影也是如此,很多电影在制作时就是针对全球市场,要让各种文化的人都看得懂,因此它们没有太复杂的文化背景。
中国公司,因为得益于过去30年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只要做好中国市场,每年的增长就有保障。因此,大部分公司都是盯着国内市场。而一旦国内市场饱和,这些公司宁可从事新的行业,而不愿意进入国际市场。这个思维方式不改变,就很难取代美国在IT行业的主导地位。
- 移动互联网,下一个机会